近日,滨州市司法局联合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印发《滨州市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指引(试行)》,对我市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提供标准化制度指引。
《指引》正文共七章85条,第一章为总则。明确目的依据、基本原则、适用对象、主要原则、保障支撑等内容;第二章为合规管理职责。包括最高管理者、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业务部门、合规部门、合规负责人等,确保合规管理责任有效落实;第三章为合规管理重点。针对民营企业多发易发风险点分别提出了合规建设措施,涵盖“9个重点领域、3个重点环节、4类重点人员”,确保合规建设重点突出;第四章为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包括合规风险识别、应对、预防、评估、处理等机制,确保合规管理的体系健全;第五章为合规管理保障。如合规队伍建设、培训、考核、信息化建设等,确保合规建设持续推进;第六章为小微民营企业特殊规定。针对小微企业特殊经营状况,探索“简式”合规管理模式,确保小微民营企业高质量开展合规建设;第七章为附则,规定协会引导企业自主开展合规建设。
结合《指引》,下一步,市司法局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方面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将深度参与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统筹调度职能,推动律师全面深入地参与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企业治理合规、行政合规、反垄断合规、知识产权合规等合规风险易发频发领域和重点关键环节,聚合律师行业专业优势,促进行业资源嵌入融合,有力破解企业合规建设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发展难题,增强合规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第二个方面,将不断拓宽协作机制建设渠道。在这次发布《指引》后,将持续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工作沟通,共同解决企业合规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第三个方面,将综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级,精准对接民营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法律需求,推动“服务资源下沉、服务阵地贯通、服务功能融合、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式多元”,全力打造法治服务的新高地,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