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明珠”滨州的前身后世 品读“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ag贵宾会

ag贵宾会-ag旗舰厅官方网站
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
“黄河明珠”滨州的前身后世 品读“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
作者:记者 刘清春 张康 张蜜 通讯员 张玉 孙玉涛 报道     签发日期:2025年01月21日     
阅读量:

编者按

滨州主城区由黄河岸边的小镇“北镇”发展而来,2000年以来,北镇依傍黄河,见证了滨州兴盛崛起的历程。

为迎接2025农历乙巳蛇年春节,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群众在欢乐祥和中感受民俗风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市民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市博物馆策划推出了“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记者对该展览进行了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北镇这名字起自何时?为什么叫北镇不叫南镇?黄河航运延续了多少年?百年前的滨州是什么模样?惠民地区行署机关为什么从惠民搬到了北镇?黄河带给滨州的究竟是什么?

……

眼下,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正在市博物馆展出,在那里,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北镇原名蒲台镇,一度曾是蒲台县城所在地

在该展览的第一单元千年记忆·因水而兴中,您可以了解北镇名字的由来。

早在西汉时期,滨州这方土地上,设置了漯沃县。隋朝,漯沃县改为蒲台县。宋朝,蒲台县并入渤海县,蒲台县城改为蒲台镇。金朝初年,在大清河南另建县城命名蒲台县。明朝,渤海县入滨州,蒲台镇随属滨州。清朝,因为与蒲台县城隔河相对,此地俗称蒲北镇。民国时期前后,逐渐简称北镇1956年,蒲台撤销县制。1984年,北镇改为滨州。

也就是说,北镇原名蒲台镇,一度曾是蒲台县城所在地。北镇一词,可查的最早史料为乾隆二十八年的《蒲台县志》。

民间早就流传着先有皂荚树,后有北镇街的说法。这棵皂荚树,位于北镇六街。据说,它种植于隋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自唐朝起,北镇就设有渡口,是通往京津和入山海关的要道,也是大清河下游的惟一重要渡口,古称清河横带。清《蒲台县志》记载,数十年来,河渐沙淤,海舶不至,惟盐艘经由,及关东粮、石、木板、海鱼诸物装载抵蒲,在北镇交易。

清末民初,北镇有字号的商家已达百余家,北镇大集更是远近闻名。每逢农历三、八的北镇大集,往往数万人聚集于此。当时,市集繁华,分片成区,鱼市、米市、干粉市、纸烟市,木材、柴禾、布匹、鞋帽、铁器等,应有尽有。由于当地经济繁荣,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北镇居民房屋大部分是瓦房结构。

1952年,惠民地区行署机关从惠民县城搬迁到了北镇,在北镇旧城西北 1.5公里处新建城区,民间称新北镇,原北镇被称为老北镇新北镇规划为棋盘街,南北向为渤海路,东西向为黄河路。

此次展览历史地图多、百年照片多、老报纸版面多、烟火故事多

该展览展出有老照片、织布机、粮票、北镇影院场景复原图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展出了数量多、质量高的历代滨州地图。其中特别重要的是1881年绘制的山东省黄河图,该图详细描绘了黄河流经山东境内及沿线各支流两旁的政区、村落的分布情况。还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山东测绘局绘制的蒲台县地图。

在该展览的百年影像单元中,我们可以管窥祖辈的真实生活场景。光绪二十三年,英国人赵诚来到滨州北镇,在黄河大堤下建起鸿文教堂、鸿文中学,又在北镇街建起鸿济医院。赵诚在滨州北镇待了近40年,被后人称为至今唯一会说北镇话的外国人,当时唯一一个用客观眼光观察北镇和蒲城的人,并且是唯一一个用照相机记录过100年前滨州的人

在他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当时身穿臃肿肥大的棉衣、裹小脚的妇女、清代官兵合影等。百年前的滨州,男孩子还拖着长长的辫子,女娃娃还缠着厚厚的裹脚布,巷子里有锔碗锔盆儿的手艺人,马车要摆渡才能过黄河……

关于黄河航运,有一个暖心故事。有位老人叫尹庆升,是里则街道尹家村人,自小跟着爷爷排船、修船、驶船,开水木匠铺子,做对槽船。长大后,尹庆升在黄河滩区滨县玉皇堂造船厂工作,也就是后来的山东黄河河务局航运大队,他在船厂工作了34年。退休后,尹庆升想要打造上百只木船,举办一个黄河木船展。随后,尹庆升开始规划车间、制作工具、购买木料,制造黄河木船模型。如此黄河痴情,令人感慨。

黄河上第一艘客轮名为鲁生号,运行至20世纪80年代

黄河在滨州穿境而过,在漫长的历史中,城与河两相依。

历史上,黄河水患频繁,改道26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1855年,黄河从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为绝水患,清朝政府不惜从空虚的国库中划拨重金,修筑黄河大堤。那时,道旭被辟为黄河渡口,河面上往来桅樯云集,船帆密布,渡口码头上商贾如织,十分繁荣。1938年,在花园口处炸开黄河大堤后,道旭渡口一度荒废。1947年,堵复花园口,道旭渡口成为连接黄河下游南北交通和运送人员物资的重要通道。

从该展览得知,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六年期间,道旭渡口南北两岸共有船只20余只。据老船工回忆,那时船只运价很不合理,平均每人每天分得四五角钱,最好的时候,能分得一元钱,算来每天能买10斤粮食,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根本没有余钱。

黄河上第一艘客轮名为鲁生号1954年,黄河道旭渡口的土码头改建为石码头,随后又将木渡船改换为火轮船。当时,两条火轮船昼夜不停地对开,日均渡运车辆达340余辆次。195510月,往返于北镇和济南泺口之间的黄河上第一艘客轮鲁生号正式开航。直至20世纪80年代,两地水路航运基本停止。

1972101日,北镇黄河大桥正式通车。1987年,北镇黄河大桥全线通车。该桥的建成,结束了惠民地区黄河南北隔河如隔山,过河如渡险的艰难历史。

从老北镇到新滨州的变迁,得益于黄河的滋养。比如1956年建成的张肖堂灌区,担负向中海、新立河、秦皇河、南海等水库和河道供水任务,成为滨州市清水入城的渠首工程;小开河引黄灌区于1994年建成,解决了近50万人的饮水问题。惠民西瓜、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显著提高。其中,沾化冬枣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知名品牌。2000年,滨州撤地设市,四环五海工程、西区建设、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53项全国全球冠军产品……都离不开黄河的滋养。

综上,该展览集中诠释了滨州与黄河的故事,尤其是生动揭开了近代滨州民众生活的面纱。看了这个展览,再结合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展,您将对何以黄河、何以滨州有深入体会,对祖祖辈辈滨州人的来时路有清晰观照。去看展吧,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编辑:闫晓亮
 
 
滨州头条
滨州市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召开
02-08滨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02-08滨州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02-06新春第一会: 滨州强力吹响“三大战役”...
02-08【“打好‘三大战役’干好‘三大行动’...
02-08向“新”聚能发力 向“质”攀高跃升——...
02-08春寒料峭大棚暖 人勤春早备耕忙——沾化...
02-08十届滨州市委第七轮巡察完成反馈
更多滨州发布
权威发布|2025胡集书会新闻发布会
01-26新闻发布|惠民县推出“惠”享“惠”乐过...
01-26新闻发布|全方位、多角度推介2025年胡集...
01-262025年胡集书会2月9日开幕
01-26新闻发布|2025年胡集书会将呈现五大特色...
01-24新闻发布|《关税法》三大变化!滨州进出...
01-24新闻发布|全球贸易“绿色通行证”!滨州...
01-24新闻发布|滨州海关四大新举措,助力纺织...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02-08滨州市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召开
02-08滨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02-08滨州市统计局召开2024年度工作述职 暨20...
02-08滨州公交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
02-08滨州市交通产业集团开展安全生产“开工...
02-08滨州市图书馆“读者艺苑”专栏首展开展
02-08滨州海关开展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 | | |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