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张杰,是拥有二十余年党龄的60后,也是一名温儒尔雅的科研人员,目前在京博中聚担任技术研发专家一职。他以一颗钻研好学创新之心在橡胶行业钻研三十年,用一颗创新探索的心,积极践行着“工匠精神”。
他加入到京博中聚,后脚踏实地投入科研工作,先后荣获“京博十佳职业技术应用个人”“京博董事局主席特别奖提名奖”“京博十佳文化传承党员”“京博石化鸿儒硕学奖”等称号,成为荣誉于一身的工匠标杆,同时也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称赞的榜样。
他率领研发团队实现了丁基橡胶新引发体系、丁基橡胶聚合新工艺、改性丁基橡胶等多个项目产业化。
2015年,张杰得知丁基橡胶要开工,为了心中的热爱,放弃优渥的待遇,毅然来到京博这片奋斗的热土,再次踏上了丁基橡胶创新研发征程,逐步成为公司研发体系的顶梁柱。
刚来到京博时不仅要提升员工的丁基认知,达成行动共识,还要坚持降本提质“两条腿”走路;不但要确保装置长周期、高产、稳产运行,而且面临着消除装置产品差异,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等多个重大难题。
他临危受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讨论并确定了18项优化措施,并重新进行设计更换,从装备上解决了重大风险。增加6项采购指标,并同技术人员一起快速新建检测方法,同时提出具体的工艺优化操作措施,新建红外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缩短近90%。
“创新无惧艰辛,坚守难能可贵。”是张杰的座右铭。“这是一条未知的路,有很多问题,专家也是慢慢摸索,最难的是没有资料可查询,需要去深入、去探索,我就喜欢这种在探索中前进的感觉,这让我的人生感觉更有价值”张杰自信的说。
以丁基橡胶为依托,承接起首套装置国产化技术攻关重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基橡胶聚合新工艺,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解决了淤浆分散差、聚合周期短、产品稳定性差等行业瓶颈难题。
为了解决丁基橡胶反应速度快、操作调控稳定性差难题,张杰率领研发团队开发丁基橡胶新引发体系,并解决了聚合轴震大、温升快、溢流管堵塞等难题。开发丁基橡胶聚合新工艺,反应周期延长二十小时,月产量提高一千五百余吨,蒸汽单耗、水单耗同时降低近百分之三十。
经过不懈的创新和改进,相比刚投产时,丁基橡胶产品合格率及月产量有大幅提升。在张杰看来,创新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二十年的老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要有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杰说。
以客户心为心 紧跟市场变化
“我们的产品要紧跟市场的变化,以客户心为心,对产品的要求做到精益求精。”张杰不仅对产品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开拓更多的高端客户,张杰的团队不安于现状,找到不足和差距,从杂质管控、产品稳定性、质量深层认识等方面深入研究。率领团队进行了氯化丁基橡胶研发,开发环保新型溴化丁基橡胶助剂,实现降本增效,极大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为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牌声誉,京博中聚先后同世界轮胎top60中的50余家企业均建立合作关系,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并为美国、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及服务。
匠心聚,百业兴。要发展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这些工匠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每天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忙碌着,在自己的领域里历练,积累自己厚度和广度,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是京博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