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将接续实施12类163件民生实事,高质高效推进、坚决兑现落实,让一件件实事‘落地开花’,为群众幸福生活‘升温加码’!”1月14日召开的滨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郑重作出新一年的民生保障承诺。
政府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有力的民生承诺背后,是对经济持续向好预期的坚定信心和科学精准谋划。2025年,我市将围绕“113388”工作体系,聚焦品质滨州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要、实干当先、勇争一流,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实施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干部内生动力、风险防范能力“三大行动”,落实八个加力提效,全力提升八大品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外贸外资稳量提质,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关键词:三大战役
滨州市将乘势打好“三大战役”,让经济增长支撑更加有力。
扩面提档抓招商。实施招引项目质效提升行动,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强联合,突出实体实业、坚持落地为重,实体项目到位市外资金突破1200亿元。
扩能提效建项目。聚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突出抓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项目,用足用好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政策,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效应。
扩量提质强工业。围绕工业增长、工业技改分别制定十大措施,加快建设35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400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各类政策,整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3亿元,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增速走在前、总量再进位。
关键词:“双型”城市
滨州市将深入推进“双型”城市建设,让科创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做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三高一核心”企业,坚持高企集群化,深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
做强平台能级。推动渤海先研院科创带动效应累计突破百亿,魏桥国科研究院研发项目达120项以上。支持铝产业先进制造省实验室建设,新增高能级科创平台10家以上。
做优创新生态。实施孵化载体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开展专利运用专项行动,强化科技、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用好用活滨州科技大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做实人才支撑。开展多层次招才引智,深入推进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实施创业“金种子”培育计划。
关键词:制造强市
滨州市将聚力打造制造强市,让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强劲。
深化传统产业升级。推动首位产业延链强链,高端铝业营收跨上5000亿元台阶,精细化工营收达到2500亿元,智能纺织营收突破2000亿元。
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全国航空制造和培训基地,打造环渤海低空经济集聚区,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加快布局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开发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推动高成长性项目产业化。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建设,中国品牌价值榜上榜企业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强化产业生态建设。建立“专班 链主”联动机制,打造“3 3 n”产业发展基金矩阵,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常态化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阳光雨露”。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滨州市将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让经济发展结构更加优化。
持续激发消费潜能。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增限上批零住餐单位400家以上。跟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开展百场促消费活动。
着力提振重点行业。做强现代物流,培育供应链物流等新模式,打造环渤海物流高地。做活现代金融,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做优现代文旅,多维度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两业融合”。做大信息软件、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举办大型会展60场次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向赋能。
关键词:深化改革开放
滨州市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让内生动力活力更加充沛。
深层次推进重点改革。抓好全局性、牵引性、分领域、小切口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争创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宽领域推动对外开放。深入开展“滨企创世界”,完善保税物流中心、肉类监管场地、内陆港等平台功能,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加快40个外资新项目建设。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等一批首提首创改革举措,做优“惠企通”平台,聚力打造“1530”政务服务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近悦远来的“滨周到”服务品牌叫得更响。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滨州市将优化拓展空间布局,让区域协调发展更加均衡。
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推进高铁片区建设,实施好64个主城区产城融合项目,加快黄河五路升级改造,推进2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精心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津潍、济滨高铁建设,g228滨州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工程,全力构建海港、河港、陆港、空港“新四港联动”格局,努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建立强县引领、弱县帮扶工作机制,提档升级各类开发区和园区,滚动实施40个以上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
拓展向北向海空间。推动沾化、无棣、北海一体布局,规划建设综合性大型物流产业园,打造高端化工产业基地、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发展集聚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集聚区。
关键词:“三农”工作
滨州市将扎实做好“三农”工作,让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有效。
推动农业增效益。深入开展粮食产能提升“0543”工程,强化科技兴农,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品牌。
推动农村增活力。抓好50个省市级和美乡村、4个省级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开展村庄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深化文明村镇、美丽庭院创建,让农村广阔天地焕发勃勃生机。
推动农民增收入。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千村共富”工程,用心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关键词:环境质量
滨州市将全力改善环境质量,让绿色低碳转型更加深入,高标准打造美丽滨州。
协同抓好污染防治攻坚。靶向精准治气,源头系统治水,减量提标治废,高标准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全面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支持沾化开展城镇地热供暖全替代,推动“渤海氢城”突破发展。
扎实推进集约循环利用。实施“四网两通”水务项目87个,加强沿黄及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加快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关键词:民生福祉
滨州市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生活品质更加美好。
促进充分就业。擦亮“就在滨州”服务品牌,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2万个,培育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推动滨州康养职业学院顺利验收、实现招生,滨州职业学院完成升本。
做优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加快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建设,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稳居全省前列。加强托育服务供给,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谋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
打造健康滨州。加快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甲医院建设,实施临床重点专科能力“腾飞计划”,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千家村卫生室改造提升,让老百姓看病更有“医”靠。
建强文体阵地。高水平举办市民文化节,推动“书香滨州”提质增效,持续打造文艺精品,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持续放大“九九黄河”品牌效应。
关键词:平安滨州
滨州市将守牢守好“一排底线”,让平安滨州建设更加稳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维护经济安全。推进“三债统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毫不放松抓好生产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防、抗、救”有序衔接。
用情用力护航公共安全。提升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水平,强化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优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蓝图既定,实干为要。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纵深推进品质滨州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众志成城、勇毅前行,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干出“勇争先”的格局,不断开创品质滨州建设新局面。
|